台湾现在非常有“国家”观念,凡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发生,政府立刻宣称要打造“国家队”,打从“口罩国家队”、“疫苗国家队”开始,全台湾就陆陆续续出现了林林总总、大小不一的“国家队”。好似只要有“国家队”出场,一切的问题,都不难迎刃而解。“国家队”俨然就成了古代君王的“钦差大臣”、“八府巡按”,手持尚方宝剑,专门为地方纾困解难、平反冤屈。
“钦差”、“巡按”,其实都是体制之外的非常设职衔,派遣的原因,一定是地方有了如何紧急的灾难发生,或是地方官员不能实心任事,甚且贪赃枉法,才会偶一为之的设置,“口罩国家队”、“疫苗国家队”,是基于疫情来势汹汹,大出常情之外,故紧急设立,这还说得通;但连区区水果产销的问题,都要以“菠萝国家队”煞有介事的加以紧急处理,那以后香蕉、莲雾、释迦、高丽菜、空心菜等产销出了问题,是不是也要成立一堆的“国家队”来应急?
农业政策,早有负责的单位,如农委会,必须先作好全盘的规画,除非是任用的官员昏昧无能、懈怠荒疏,那才需要另有“国家队”来裨补罅漏,以回归于常态,然则,这些农产品的产销问题,到底是哪个单位、哪个首长,是未尽其责、办事不力,甚且有因循舞弊嫌疑的?之前不是成立了台农发、台农投、台农外销平台?为何一有事,这些单位全都销声匿迹了?
政府既要成立非常态的“国家队”,这把尚方宝剑,是不是应该就首先将这些任事的人来个“先斩后奏”?可“菠萝国家队”的“钦差”、“巡按”大人是谁?换汤不换药,真的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吗?
台湾农渔产销问题,积弊已久,“自由的菠萝”,突然间“不自由”了起来,冰冻三尺,谁都知道是政府将外销的菠萝几乎全放在单一的篮子里,那岂不早就应该未雨绸缪,替菠萝多找几个篮子?可多年以来,农委会喊嚷了老半天,打造出几个不同的篮子?说得难听一点,也就只有中国大陆这么101个篮子而已。
台湾的经济发展,大多数仰赖于大陆市场,这已是无可回避的事实,除非政府敢于断然绝然地斩除掉这个大篮子,否则是否就应该更小心翼翼地维护好这绝无仅有的篮子?平时不肯努力周全维护,反倒不时地抽篮筋、剥篮骨,到得篮子毁了坏了,才在那边遗憾、忿怒、叫嚣,再怎样“自由的菠萝”,也只能烂在田地里,终究失去了“自由”。
什么叫“国家队”?无非就是一种话术而已。台湾真正需要的是“篮子”,与其声嘶力竭地呐喊“打造国家队”的口号,不如脚踏实地、勤勤恳恳地打造篮子、维护篮子吧!
(作者为大学退休教授)
本文由:千亿体育游戏 提供